上學期選修調查研究方法這門課,最大的收穫是瞭解到一份調查中可能有哪些會導致結果偏差的問題存在,而影響到調查的品質。瞭解這些問題不僅有助於自己在執行一份調查研究時能夠盡量加以避免,更有助於評估調查研究的品質或可信度。我覺得調查研究的頻繁與否應該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自由民主、社會發展的指標。越先進、開放的國家越可以看到各種民調活動與結果;政府與學界則相當依賴民意調查來了解國內的民意或社經發展的動態。在臺灣,報章媒體經常報導各種針對某個社會或政治議題所做的民調結果,提供民眾了解社會的重要管道。民調事實上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過,每一份民調的品質可能參差不齊,我們不應該照單全收。我覺得「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如果改成「盡信民調,不如無民調」也很貼切。做為一個民調結果的閱聽者,我們必須保持某種程度的警覺與批判性。如果媒體記者在報導每一份民調結果之前,以及每位民眾在閱讀某個民調的結果時,都採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