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學習「退休」



門諾醫院暨相關機構總執行長黃勝雄醫師說:「退休,只是領薪工作的停止,而不是生活的終止。」

門諾醫院最近出版的新書《退休新學堂--迎接銀髮新天地的14堂課》,是根據聯合國大會「老人綱領」所揭櫫五大目標企劃,分別就退休生活概論、獨立、健康與關顧、自我實現與最後一程,邀請牧師、財經專家、學者、安養機構執行長、記者等共12人,從認知、信仰、態度、財務、住宅、醫學、照顧、公益、藝術、退休生活等不同面向,藉由14篇文章具體而微的讓讀者知道,如何能老而獨立、老而健康、勇於自我實現,準備人生最後一程。

同時,書中還體貼的為讀者提供「門諾保健室」專欄,透過14篇保健文章,教讀者正確的中老年保健秘訣與急症的處置。門諾用心編輯28篇文章,無非就希望大家及早認識、預備、從而能在邁向銀髮歲月時,過著健康、有尊嚴、有品質的年老生活。

從生理學的角度看,傳統上我們將人的一生大致分為成長、成熟與衰退,其中又
reade more... Résuméabuiyad

Heifetz - Vitali `Chaconne` with organ

reade more... Résuméabuiyad

長期照護財源籌措的另類思考--照顧儲蓄帳戶

根據政府的規畫,我國將於2012年實施長期照護保險。就我所知,簡單來說,如果目前的政策方向不變的話,我國未來的長期照顧保險是採用社會保險,由全民納保,透過單一保險人(中央健保局)承辦,以服務給付為主、但家屬自行照顧亦得請領給付;給付內容包括居家、社區及機構式照護,不過機構照護原則上只給付重度失能者;服務使用者除繳交10%的部分負擔外,還可能有自付的費用(超過給付上限或不給付的服務)。這樣的政策架構幾乎與全民健保的輪廓完全一樣。這也證實了經濟學與社會科學所指出途徑依賴理論(path dependence),也就是在某一種情況下我們所做的決定很難跳出以前決定的框架,即使這兩種情況完全不同。簡單來說,就是現在的決策不由自主地陷入既有決策的模式,而不一定是依照此時的需要或問題的本質去設計。這其實也是一種思考或決策的慣性。

正如多位學者專家所指出的,長照保險是一條不歸路,影響極其深遠,必須慎重
reade more... Résuméabuiyad

Keep your fork....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教會的 Taste of Small Groups 四週的課程中,當牧師問誰想要當 small group leader ,可以到她那報名先拿訓練手冊回家研讀,之後牧師個別安排 interview 時間,再決定是否接受申請。據我所知教會在全美最有知名的就是 Leadership ,為什麼一個35年歷史的教會,可以躍升到全美前幾名數一數二的知名大教會,是其來有自的。

當然我小小遲疑了一下,現在沒有自家場地可開放給組員等問題紛紛跳出來,但馬上有個堅定的聲音告訴我:『不要怕,就是去做,自然會幫妳開出一條路出來。』

安排和牧師interview的時間,她問了一些問題和我個人的背景資料─關於信主的歷程、為什麼想當 leader、之前是否有帶領團契的經驗等,她馬上決定接受我的申請,並且要我填寫二個推薦人資料讓她去查證。

今年轉到新教會,從不認識任何人開始,參加教會的上課訓練、變成教會的
reade more... Résuméabuiyad

意外的 Anderson Japanese Gardens 日本庭園遊

想到要去果園現採我最愛吃的櫻桃,好好的大快朵頤一番,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開了幾個小時的車到果園只見"Sold Out",幸好附近有個地方可當備案遊玩景點~ Anderson Japanese Gardens 日本庭園一遊,總比再原車無功而返好些。


到此一遊有圖為證,只見很多車子和我們一樣到了果園才發現,入口早已圍起繩子,並且加上告示,我們去的那天記得是連續假的最後幾天,猜想應該是剛放假前二天就被櫻桃採光也賣完了。等到 9 月再來採蘋果吧!


今年想吃到現採的櫻桃的美夢泡湯了。幸好友人早有規劃先向同事問好附近有哪些好玩的景點:方案B:Anderson Japanese Gardens日本庭園一遊,呵呵!這個日本庭園真沒聽過,應該是不太有名,所以沒有想太多,好幾年前到日本觀光看過有名的庭園景觀設計,在美國的話不能要求太高!


上面這張入口照片有玄機,沒想到敝人的身影映在玻璃門上,各位請
reade more... Résuméabuiyad

《開刀房裡的沉思:一位外科醫師的精進》閱讀分享

這幾個月來我陸續讀了幾本寫給一般讀者看的醫學通俗著作,包括《加護病房:生、死、病、苦—資深護士的真情紀事》、《實習醫生》、《醫學院沒教的一課》以及《開刀房裡的沉思:一位外科醫師的精進》,得到很多啟發,也有些許心得希望未來能夠一一分享。

這幾本書以生動、淺顯、真實的筆觸描寫醫療照護的許多面向,透過多元的主題,讓我們一窺臨床醫學的真面貌,非常值得關心醫療的人一讀再讀。我雖然在醫院工作多年,也用了將近五年的時間全時進修醫務管理,但是對臨床醫療的了解程度,還是不及這幾本書所帶給我的。目前還沒看到台灣的醫界能夠寫出這麼深刻的醫學人文作品,這幾本書都是北美的作品再翻譯成中文的,可喜的是翻譯一氣呵成,讓讀者可以毫無障礙地暢讀整本書。

這幾本書中,內容最吸引我的是《開刀房裡的沉思:一位外科醫師的精進 》(註一),主要是我對作者藉此書探討臨床醫療成效(performance)提升很感興趣,這也是屬於
reade more... Résuméabuiyad

Prof. Griffith開講(6)--健康照護機構的臨床照護品質

"The Well-Managed Healthcare Organization"第七章到十一章是本書的第二部分,主題是臨床部門、服務與品質的管理。各章名稱如下:

第二部:照護—建立臨床服務的品質(Caring: Building Quality of Clinical Service)

第七章:增進病人照護的品質與經濟性(Improving Quality and Economy in Patient Care)

第八章:完善規劃的醫師服務(Organized Physician Services)

第九章:臨床支援服務(Clinical Support Services)

第十章:護理(Nursing)

第十一章:預防與非急性服務(Prevention and Nonacute Services)

第七章的中心思想是臨床品質與成本必須要兼顧及平衡發展,也就是臨床服務要
reade more... Résuméabuiy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