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日本的醫療體系

日本的醫療機構由診所、醫師經營的小醫院及大型公家或私立醫院構成。有約三成的診所設有20床以下的病床,並可以收短期住院病人(以前部分台灣的診所也有設病床讓病人住院)。小醫院大多是由醫師家族所經營,經營者一代傳一代,再聘雇其他醫師與醫技及行政人員。在日本,醫師不外乎有自己的診所或小醫院,不然就是受雇於診所或醫院,並只在自己的機構裡服務。台灣的情況也類似如此,只不過我們的家族型小醫院可能沒有日本那麼普遍。日本另一個特殊的地方是診所與小醫院的醫療設備相當先進,除檢驗檢查儀器外、電子病歷與自動配藥設備都很普遍,日本的MRI、CT檢查率各是美國使用率的3倍及6.5倍。還有,日本人相當依賴門診,大小病都看門診,就診也沒有限制,不須轉診,在2000年,平均每一位日本人看16次門診(台灣大約是15次),每位醫師平均每天看66位門診病人;但日本的住院率與手術率卻都明顯比其他已開發國家低,在日本文化中,手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