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醫院是以提供急性診療、照護與短期住院服務為主要的功能,但是從1980年代中下旬開始,美國的醫院開始進行垂直整合或多角化經營,有不少醫院或醫院體系開設門診或診所,設置門診手術中心,開辦自己的健保組織,與開業醫師群合作經營,以及將照護服務延伸到長期照護的領域,如開辦護理之家、提供居家服務或設置老人公寓或退休社區等等。1980年代開始的新醫療環境基本上美國的健康照護業在1980年代以前是蠻穩定且平靜的,政府的獎勵方案很多,政策穩定且優惠,市場的需求穩定上升,保險的給付也很優渥。但是這個情況被1983年實施的DRGs整個打亂了,DRGs實施前美國的健保是採論量給付制度,醫院根據所提供的服務去申報,健保組織就照數給付給醫院。當時公辦的Medicare還是採取依成本給付方式(cost-based reimbursement),會去收集所有醫院的服務成本去制定給付費用,因此醫院要虧本也很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